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0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0号建议的答复
张丹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农村电商和直播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三门峡市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持续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直播带货新业态,全市农村电商和直播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60亿元,同比增长7.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2亿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与农村电商及直播发展紧密相连,市商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部关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2022至2024年,我市已申报的45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项目14个,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拨付233.9万元。基本实现物流网络的全面覆盖,达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的目标,电商直播已拥有坚实的物流基础。
(二)培育直播基地。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发展“土特产”电商直采,定制成产模式、释放直播电商对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提振产能的潜力,组织四季丰、灵宝永辉果业等7家企业申报河南省“土特产”直播电商基地和公共直播间项目,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我市“土特产”直播电商和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新突破。灵宝市阳平镇中社村电商孵化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直播”发展模式,2025年已累计开展直播65场,观看人数达12.5万人次,各电商平台共计销售2.8万余单,销售额达70余万元。
(三)抓好农村电商典型申报。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市商务局积极征集各县市区农村直播电商和带头人典型案例。卢氏县王淑红的“小手机”带动“大产业”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2025年报送义马市王小暖和卢氏县莫俊超农村电商带头人典型案例,切实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以身边人带动一群人,以农村直播电商助农惠农。
(四)强化人才培养。重点围绕电商发展趋势与品牌建设、短视频营销与直播带货实操、如何打造千万级直播间、电商企业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三门峡市电商短视频和直播大赛,通过实战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创作,为返乡青年、新农人提供了电商运营、直播技巧等实操培训,挖掘并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提升其数字营销能力。2024年,全市共开展电子商务培训618人次,其中参与农村电商培育相关课程533人,新增技能人才263人,新增高级技能人才36人。
(五)推动品牌建设。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和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名录的地方特色品牌为基础,培育和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苹果、梨、核桃、香菇、花椒等农特产品,加大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陕州区着力打造县域农产品品牌陕州红梨,金秋果业有限公司红啤梨销售出80余万单;卢氏县与电商运营企业合作,重点打造“原本卢氏”县域公共品牌,形成适宜网销的特色商品。
动助推当地农产品销售。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举办短视频和直播大赛、培训班、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电商人才。同时,加强与在峡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电商人才实训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对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统一规划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包装设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优化供应链管理。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标准化程度。建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追溯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精准匹配供给,减少无效库存。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培育直播新业态。鼓励和支持电商企业、直播机构、网红达人等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直播带货品牌。加强直播带货行业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025年6月9日